瓷砖领域:延续2012年热点
瓷砖产品方面,应该说2013年与2012年相比,热点产品的变化不太大。依然是围绕着微晶石、全抛釉以及薄板、薄砖类产品展开。除此外,陶板以及外墙砖可能还会有所增长。但传统意义上的仿古砖,除了部分原本基础和品牌口碑不错的企业依然增长稳步外,一些小企业的可能会有所下降。继续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抛光砖市场份额也可能会持续有所回落。
★薄板、薄砖有所增长,份额却扑朔迷离
薄板和薄砖类产品的热度去到哪里还得看市场的接受度如何,但总体来说2013年会比2012年有所增长,毕竟有一些企业在新增薄砖生产线,比如某品牌的湖北基地,计划的12条线,2012年才点火2条,2013年会陆续有新线点火。再者,喷墨设备的介入,也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对薄板或者说薄砖产品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助推作用。
“尽管不少大企业纷纷上马薄板或者说薄砖产品,但终端消费者的接受程度才是关键所在。虽然协会的标准即将出台,且国家政府政策往低碳方向的强化,对这类产品在2013年的增长有所助力,但具体情况如何,还是有赖于市场。政府的标准如果是强制性的,那么推进会非常快,增长会很大。若非强制性的,还不好说。”宏宇集团市场总监王勇表示。
笔者以为,无论实际增长份额如何,薄板或者说薄砖也将成为大家讨论较多的热点产品之一,市场最终份额如何不好说,但肯定是政府和行业内炙手可热的热点讨论对象。
★喷墨类产品份额会持续上升
喷墨类瓷片的量会稳步上升,这与喷墨机的大量上马分不开。瓷片的喷墨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是能够用喷墨来做的瓷片,大多数都会选择使用喷墨来做,不仅花纹纹理清晰、图案丰富多变,且总体综合成本更低。
除此外,更多的产品会有喷墨技术的介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比如仿古砖领域里,全抛釉领域或者是微晶石领域等等。喷墨技术都将更多的介入其中。
★微晶石、全抛釉继续高热
从2011年始,微晶石就正式走上了时尚的舞台,2012年全年的热舞,令微晶石从二次烧技术有了诸多跨越式进步,一次快烧的出现再次在行业掀起微晶热潮。其价格也从天价逐渐走向了合理化,但喷墨技术的加入,对微晶石的发展再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3年,微晶石的热度会持续下去,喷墨技术和其他印花技术的叠加工艺,会令这种产品继续大放异彩,但增长份额会有限。“毕竟,这是一个小众产品,市场份额是有限的。目前,几家比较专业的企业已经将市场瓜分完毕,所以,2013年这款产品会热,但增长空间已经不大了。”宏宇集团市场总监王勇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候表示,毕竟博德、嘉俊等一类专业品牌对市场的占有率早已稳固。但是全抛釉则不一样,“由于全抛釉具备了抛光砖和仿古砖的双重特色,并且有一些全抛釉产品单从外观上来看,已经做得与微晶石的差别不大了,但是从价格和性能上来说却比微晶石性价比更高,故此,预计在201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全抛釉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持续扩大化。”王勇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受到国家房产调控的影响,在2013年的重点房产市场应该是满足刚需的性质的,重点增长点是在城镇区域,那么这些区域对产品的需求来说,是大众化的,不会太高端的产品。
★木纹砖、仿石材全面升级
传统的仿古砖来说,木纹砖和仿石材依然是主要潮流。所不同的是,这些产品在2013年将会更多的采用更为精湛的喷墨工艺来生产,将会全面升级,其产品的逼真度和纹理的清晰度更高。作为仿古砖中一直有的品类,木纹砖和仿石材在2013年依然会持续高热,尤其是木纹砖,2012年已经初露端倪,各大品牌对木纹砖的宣传此消彼长,2013年这个局面还会持续。
卫浴领域:轻量化、泛家居化和实用性
和瓷砖的减薄趋势一样,卫浴的轻量化在2013年也必然成为一个热点。这种轻量化不仅要做薄还要做小,尤其是满足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主要增长板块———农村市场的需求,这一点不难发现。同时,泛家居化和节水、智能化仍然是变化不大的产品方向。
从整体卫浴到整体厨卫,再到泛家居化,卫浴的发展逐渐从单品走向融合,成套设施的购买,成为一个发展趋势。整体厨房早已不是新鲜事,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群所接受。整体卫浴也在2011年前后有所抬头,2012年几乎半数以上的卫浴企业都在推整体卫浴的概念,有些纯属概念炒作,有些却真是货品俱全,配套销售。不管怎样,卫浴在从单品走向整体的概念是没变的。
智能卫浴方面,前几年大热了一把,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几乎每个企业都在鼓吹其智能产品,消费市场也曾一度被商家引入一个冲动消费的浪潮。2012年,随着整个行业形势的衰退,商家慢慢也冷静下来,中国的智能卫浴产品还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发展非常不成熟。消费者也逐渐回归理性,市场相对冷了下来。2013年,笔者认为这种冷还会持续,因为2013年的市场增长点会集中在农村,在城乡,这些消费者兜里的钱不多,实用性还是成为其购买的第一需求,一些噱头和花样,注定无法施展拳脚。
渠道———下沉是关键,城镇是主战场
经过2012年的历练,整个行业对于行业的形势已经有了非常清醒的认知,各大企业开展的培训会上,对于企业经营渠道下沉的说法已经非常明确,同时,我们回看2012年,行业内发展比较好的一些企业都是在渠道下沉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企业。2013年,渠道方面,仍然将持续延续这种境况,增长点继续会在二三线市场。
●中低档产品市场份额扩大
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国家房产调控的方向性已经很明确,主要调控的是投资性质的楼市,而满足刚需的房产和改善性住房却不在调控范围内。这一点就明确了房产在2013年的增长点是在城乡结合的地段,在三、四线甚至说是在乡镇地区。这些地区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农村居民,农村居民对房子的需求对建材产品的需求定位大多为中低端产品,由此推断,在2013年中低端产品的市场会有一个新的增长点。
●城镇推广活动力度加强
营销策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脱离市场的营销策略,无疑是无根之树,最终会站立不稳。所以,渠道下沉后的市场策略会转向到三四线的营销,营销的模式和方式都会与一二线城市的模式有所不同。比如从“坐销”往“行销”的转变等等。比如一些在乡镇上所做的推广活动等。
记者手记
农村有大市场
■ 花言刺语
作为一个地道农民的后代,我很庆幸“生于斯,长于斯”,草绿天蓝的地方,一年四季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大自然的芬芳。在历经了这么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终于将发展的视线从一二线城市转入了乡镇和农村,当一二线城市随着开发的逐渐完善,其人口开始不断爆棚,从旧城到新城,从一环二环到三环四环,规模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竞争更是激烈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是以,农村大军进城的队伍开始停顿了,返乡潮逐渐显现。
在笔者念书的时代,村里往往只剩下老弱,但现在,随着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农村新生活时代开始悄然来临,于是,笔者看到越来越多的老乡们开始踏上了返乡的队伍。他们当中,有的是累积了一定的资金,回家做个小买卖,有些是回家盖新房娶妻生子。
在笔者的眼中,老家农人的房子历经了这样几个更替:首先是清末遗留下来的残败的租屋被重建成农民们用泥土墙做成刷上白色石灰浆的房子;再是泥坯房换成农村土窑烧成的青砖房或者红砖房(不刷石灰浆或者刷一层水泥在外墙面);然后才是现在的一些贴了瓷片的自建房。而房子内的地,则是从泥土地到水泥地,现在乡镇上虽然有大量的贴了地砖的房,但农村里面大都还是水泥地为主,只有少数近年新建的房屋会在卧室或者二楼的地方贴上瓷砖。
全国的整体市场情况如何,笔者也要跟着专家们的数据来了解,但在笔者自己从小生长的村里还是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市场前景。自入陶瓷行业以来,笔者格外留意老乡们自建房的材质,所以对此了解颇深。笔者老家所在村落是湖北中北部一个离开乡镇约15分钟车程的村子,丘林地貌的缘故,让这里道路蜿蜒曲折,村屋错落。山脚路边,依山傍水,往往会有五、六户村居聚集,三百余户的农家就这样三三两两散居着,但自建房的比例在近几年内迅速攀升,截止到2011年底,拥有新房的比例已经将近达到1/2,但使用墙地砖的房屋数量,却寥寥可数,尤其在农村里面,不少民居是只在正面贴几块墙砖而已,更多的农家只是刷了白色的墙灰或者一层水泥而已。
但就笔者对乡人们的了解,他们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也好,大多数人有钱了之后第一时间会回家建新房,毕竟传统的中国人这种家的概念还是非常浓郁的。这种自建房首要的功能还是满足居住需求,至于使用的材质,多数还是倾向于购置性价比高的产品,故此,从笔者的了解层面来说,的确认同不少专家们的分析:未来的市场在农村,而农村市场的定位是高性价比的中低端产品。
在笔者看来,无论一二线城市的楼市如何一片惨淡,农村人造房子的浓郁兴致都未曾受到丝毫影响,依然是只要一有钱了,第一时间就是想着要建新房,这一点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
与此同时,部分三线城市的周边--也是农村地区,开始出现了部分房地产公司开发建设的豪宅,这也是笔者亲眼所见。记得某报社的主编曾经开玩笑说起过一件事:说自己回老家,竟然一路上看见公路两边的宣传牌匾写着“某某某别墅,坐拥多少亩湿地公园”当时心里纳闷,老家什么时候出现了湿地公园了?但广告牌一路下来,竟然到了自己的老家所在的区域也未曾断掉,问了家乡人才知,原来是某房地产集团来此开发房产,将周边自己熟悉的山水命名为湿地公园了,遂恍然大悟。这位主编是当做笑话来讲,但我们笑过之后静下来一思索,却发现这里面隐藏着很深的道理。
的确,房地产商们敏锐的嗅觉早已嗅到农村市场的广泛前景,故此,这种别墅或说是豪宅的萍踪侠影也开始出现在笔者老家的农村。
另外一个就是地产商们去农村开发的“新农村”楼盘。在一些毗邻乡镇的农村地区,已经出现了由地产商开发建造的“某某新农村”房屋,房屋规划整齐,构建合理,外观漂亮,内里实用,已经受到很多农人的欢迎。在笔者老家所在的乡镇边缘,这种房子数量不在少数。
至于说房产公司到乡镇上去购地建房的,笔者看到在笔者老家,早在3年前就已经有一批了,现在么,更多。笔者很多亲戚朋友都住进了这些新房里了。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叶落而知秋来,笔者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耳所闻,推断2013年的陶业,将跟随进一步深化的城镇化发展,深入到真正的基层和农村。所以,笔者相信,作为中国的主力军,2013年大农村必定还有大市场!